導讀:本次監控系統方案的設計重點和難點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設備,以及如何實現不同監控系統設備的兼容問題,經過對目前監控系統組網技術和未來監控系統組網發展的趨勢和投資成本及利用率分析,本監控系統架構采用“模擬前端+網絡傳輸+網絡平臺”的方式,錄像資料存儲分本地全部存儲和亞組委安保調度中心重點存儲的兩級存儲,這樣既保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又減輕了亞組委主控中心的監控壓力,也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利用率和系統高效穩定性,也有效的降低的系統的投資成本。
1.1 概述
未來幾年中,廣東將會投入大量資金,新建及改建的體育場館設施,我國的體育場館建設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倡導綠色城運,推動體育場館建設綠色、科學、數字化發展,場館安全防范建設極其重要。現代體育場館安全防范系統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發展的新成果,通過信息化手段大大提供高場館可控性,實現人身安全與會場管理的最終目標。
1.2 體育場館風險等級的劃分
不同規模和不同用途的體育場館的防范風險是不一樣的。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中第四章“高風險對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設計”對單位風險的劃分,由高到低可分為三個級別:一級風險,二級風險,三級風險。在對體育場館的安全風險劃分中也采用了這一劃分方法由下面可簡明地表述風險單位的劃分原則:
風險等級 體育場館備注
一級風險單位
能容納觀眾六萬人以上(含六萬人)的體育場;
能容納觀眾六千以上(含六千人)的體育館;
能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上(含三千人)的游泳館。 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國家級或亞運會、奧運會、世界單項體育比賽及相應活動時;或舉辦危險程度很大的體育比賽時。
二級風險單位
能容納觀眾二萬人以上(含二萬人)不足六萬人的體育場;
能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上(含三千人)不足六千人的體育館;
能容納觀眾一千五百人以上(含一千五百人)不足三千人的游泳館。 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省、直轄市級體育比賽或全國性、國際單項體育比賽及相應活動時;或舉辦危險程度較大的體育比賽時。
三級風險單位
容納觀眾二萬人以下的體育場;
容納觀眾三千人以下的體育館;
容納觀眾一千五百人以下的游泳館。 指具備左列條件之一,在舉辦縣、市級地方性、群眾性運動會或相應活動時;或舉辦有一定危險程度的體育比賽時。
1.3 部位目標風險
在一個風險單位中,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風險;而在同一個風險部位中,不同的目標其風險也有不同。所以在風險單位劃定后,還應確定部位(目標) 的風險。對體育場館的要害部位(目標)、重點部位(目標)、一般部位(目標)也分別劃為一級風險部位(目標)、二級風險部位(目標)、三級風險部位(目標)。
大體可作如下的考慮:
主席臺(要人)、貴賓室(要人)、通訊系統用房、裁判員區、運動員區、競賽管理區、新聞媒體區、供電設備(變配電機房、發電機房)、信息處理設備、封閉式體育館的主進風口、安保指揮系統用房、監控系統用房、隔離用房、獎牌倉庫、槍械倉庫、財務室等等要害部位可劃為一級風險部位;
備勤用房、觀眾出入口、觀眾席區、燈控室、聲控室、大屏控制室、空調和供水設備等重點部位可劃為二級風險部位;
其它可劃為三級風險部位。
在各風險部位中,還可確定一些風險目標加以重點防護。
1.4 體育場的設計目標
對體育場館前期的勘察及系統調研表明:
體育場館的要害部位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盡可能不要出現盲區,并宜能與相應的照明、入侵報警設施及聲音復核等設備聯動。重點部位宜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回放圖像應能清晰分辨人員的臉部及體貌特征。
體育場館與外界相通的主要出入口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夠監視出入體育場館的人員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分辨出入人員的臉部及體貌特征。
體育場館內外重要通道及部位應安裝視頻安防監控裝置,應能監視、記錄重要事件的全過程。視頻安防監控裝置還應能夠監視體育場館內人員的活動情況,回放圖像應能清晰顯示重要事件的全過程。
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記錄資料的保存期一般不應少于7天,在有重要賽事時應對比賽期間的有關視頻安防監控子系統的重要記錄資料適當延長保存期。
應采用視頻安防監控數字錄像設備。
有條件的還可采用人像識別功能,及與防爆安檢、視頻安防監控等子系統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系統主要技術指標及要求還可參照GB50198《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及GA/T367《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的有關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