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慧聰網
未來我們生活的城市會是什么樣子?創新之國瑞典已經提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6年9月11日至17日,中國綠公司聯盟代表團應邀訪問瑞典,探訪瑞典可持續發展之路。此次中國企業家代表團由馬蔚華任團長,團員由大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太陽雨集團有限公司總裁陳榮華等30名中國知名企業負責人及高管構成。
“共生城市”是這個未來城的新名字,瑞典斯德哥爾摩皇家海港生態城是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共生城市”。大量創新的清潔技術,被官方認可為斯德哥爾摩“共生城市”發展的標志和典范:通過室內已存在的人體體溫、陽光、開啟著的電器和燈光為房屋供暖,這樣的“被動式住房”是皇家生態城典型的低能耗住宅,也被稱為“體溫供暖建筑”;利用空氣作為動力進行垃圾運輸,是皇家生態城建設中的另一亮點,將垃圾收集過程由地面移到地下,由暴露改為封閉,由人工轉為自動,省去90%的運輸成本。同時,在環境循環鏈中,垃圾更可以變廢為寶,例如,有機垃圾可以轉化為或制成生物沉渣用作田間肥料;可燃垃圾可以成為電廠的燃料等等。清潔能源的創新應用,讓斯德摩爾哥“2040年前完全消除對于化石燃料的依賴”的目標更加堅定。
在清潔能源利用效率上,瑞典是世界上最高的國家之一,是中國的十倍。以太陽雨為代表的新能源企業(連續四年入選中國綠公司百強企業)此次深入“共生城市”,探討在規模城市建設中如何整合多項清潔技術,將為太陽雨自身優勢產業——太陽能、空氣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另一個生態家居巨頭品牌——宜家,同樣源于瑞典。宜家一直堅持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傳統。在2015財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宜家的可再生能源生產量將占能源消耗量的70%以上,到2020年,宜家將實現100%新能源發電量,滿足用電總需求。目前宜家已在全球各地的宜家建筑中安裝了超過700,000個太陽能電池板,實現太陽能的清潔、可持續發電。
太陽能發電在中國也在逐步普及,太陽雨已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建立百所家庭太陽能電站,滿足日常家庭用電。另外,為推動能源更高效的利用,太陽雨和丹麥Arcon-Sunmark全球兩大光熱巨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致力于大型太陽能跨季節儲熱采暖技術的研發及市場推廣,最大限度降低對傳統化石能源的消耗,解決全球市場冬季采暖需求。
中外聯合已成為加速發展的催化劑,中國吉利并購瑞典沃爾沃,是中瑞兩國企業合作的典范,也創造了中國汽車業最大規模的海外收購案。訪問期間,中國綠公司聯盟受邀參加“中瑞商業圓桌會”,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瑞典企業和創新部長邁克爾•達姆伯格等出席圓桌會議,并就瑞典優勢產業及中瑞企業合作等問題展開深入對話交流。瑞典高科技聚集、跨國企業眾多,尤其在汽車、環境技術、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更具優勢,歡迎中國企業的加入,希望中瑞企業能在綠色產業上達成合作。
中國代表團團長馬蔚華表示:我們既要引進來,也要走出去。在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的過程中,“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是推動中國與各國合作共贏的重要樞紐。
而地處“一帶一路”的東方起點城市連云港,太陽雨借助政策之利,不斷拓展國際化版圖,同時,作為綠公司連續四年年度百強企業,太陽雨的國際化也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太陽雨先后在韓國成立太陽雨韓國子公司,并于美國硅谷、香港、上海自貿區成立三大創投公司,2016年與世界最大區域供熱企業——丹麥Arcon-Sunmark成立合資公司(歐洲,超過80%的大型太陽能系統出自Arcon-Sunmark)等,一系列的跨國并購或合作,已為太陽雨的全球化影響力奠定基礎。以可再生能源推進能源革命,用生態科技逐步打造未來人居,實現“科技,讓生活回歸自然”是太陽雨的信念與理想。
當參觀諾貝爾博物館看到莫言和屠呦呦的親筆簽名和照片后,太陽雨集團總裁陳榮華表示:“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改變傳統能源結構,讓綠色中國成為下一個未來之城。